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山茶花迷人的魅力在于其長達半年多的總體花期(花期為10月至翌年5月),且具花色艷麗多變、花容嫵媚、經冬不凋的特點。日益受到寬大生產、經營者和興趣者的重視。盆栽山茶花的栽植養護、修剪和病蟲害防治也越來越重要,這里我們總結了一套栽植管理技術,旨在為寬大栽植興趣者提供參考與技術指導。
盆栽山茶花栽植管理土壤管理 植物生長的基礎是土壤,土壤的理化性子決議盆栽山茶花的長勢。一般山茶花適宜在中性或微酸性富含腐殖質的肥沃、松散土壤上生長,ph值5.5~6.5為較佳。質地松散的土壤吸水性和排水性好,保水能力強,透氣性佳,利于根系的生長和微生物的繁殖。富含腐殖質的肥沃土壤能保證氮、磷、鉀及各種微量元素的供應,有益于山茶花的生長。一般盆栽的山茶花每2~3a需換盆一次,每次換用大一號的花盆,同時更換新的土壤,保持良好的土壤性子,并有用預防土壤板結,促進根系的再次生長。
水分管理 水分是植物生命的源泉,直接影響山茶花的生長和發育。水是光互助用的必備質料之一,同時也是植物細胞原生質的重要組成部門。通仔細胞間的蒸騰作用,山茶花可調控自身溫度。山茶花不同品種、不同長勢、不同生長階段、不同季節對水分要求均不同,澆水太過會導致爛根,抑制花芽分化;澆水不足會出現萎蔫現象,無法舉行正常的生命活動。由于盆栽山茶花栽植在盆內,根系所吸收的水分一般難以保證枝葉和花朵蒸騰作用所需的水分供應,需遵照“不干不澆,澆必澆透”的原則,勤澆水保持山茶花體內的水分平衡,阻止盆栽土干枯不易吸水[3]。需要注重的是,冬季濕度高時山茶花進入休眠期或半休眠期,對水分的生理需求削減,澆水應選擇氣溫較高的中午,并注重防止造成盆土凍結損傷根系;夏天高溫干燥,處于山茶花生長較興旺的時期,需要大量的水分供應,澆水時間較好選擇在清早和傍晚,澆水量和次數都應增添。
光照管理 光照是植物光互助用和生命活動的重要條件,伴隨著山茶花生長的全歷程,決議其花朵品質。不同品種對光照也有著不同的要求,一般紅花山茶較白花、淺色、雜色山茶能耐陽光直射。山茶花的葉面有趨光性,需光但不耐強光,較好能具備足夠的陽光照射,同時幫助一定的直射光照,忌烈日暴曬灼傷葉片,可采取50%左右的適當遮蔭措施。多數品種在短日照(低于8h)條件下,枝莖處于休眠狀態;花芽分化需逐日光照達13h以上;花蕾的開放則需要短日照,日照太長易導致花芽大量脫落。
溫度管理 每種山茶花的生長期都需要適宜的溫度。大多數山茶花生長的適宜溫度是15~25℃,夏天較高不跨越36℃,冬季較低不低于-10℃,否則容易嚴重失水和遭受凍害。一般溫度上升到10℃以上時開始萌芽,30℃以上截至生長。若控制晝夜溫度均為27℃,可發生大量花芽;晝夜溫度達16~18℃時,開花狀態較好。在南方炎熱地區,夏天高溫時要注重采取噴水和遮蔭措施,降低小環境溫度;在北方嚴寒地區,冬季需防凍,可使用溫室、大棚、地面覆蓋物等設施保護盆栽山茶花平安越冬,否則山茶花葉片、花芽、枝條會被凍傷、掉落甚至枯死,嚴重時莖干和根系也會受凍害而造成整株死亡。
施肥管理 合理施肥對山茶花的開花數目有決議性作用。盆栽山茶花,由于盆土量少,肥力有限且易消耗,須不停彌補施肥以滿足山茶花各生長歷程的營養需要。栽植山茶花一般以有機肥為主,如餅肥、人畜糞尿、堆肥等,這種肥料養分釋放緩慢、肥效長、不易流失、使用平安。但有機肥須經充分腐熟后施用,施肥時應以少量多次為原則。施用化肥,養分釋放快但不持久、澆水后易流失、施用過量易造成肥害。根據山茶花不同的生長階段,應選用不同因素的肥料,氮肥能促進山茶花葉芽和花芽的生長,磷肥能促進山茶花根的發生和花色的鮮艷度,鉀肥能促進山茶花生長結實和根系的生長。有研究解釋,若施用復合肥料,氮、磷、鉀含量劃分為26%、20%、20%時,特別適合山茶花的生長發育。施肥需注重,在不同的生長階段,要適時、適量、適法配合施用氮、磷、鉀和各種微量元素肥料,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例如,春梢萌發前的3月份,應多施氮肥,促進幼苗迅速、茁壯地生長;花芽形成期的6月份,應多施磷肥,促進花芽分化;花蕾形成和開花期的9月份后,應多施磷肥和鉀肥,施肥距離期應大于10~15d,促進花蕾壯實,花色鮮艷。
花期控制 花期控制重要通過品種選擇、溫度控制和激素處理等手段來實現提早開花或延遲開花的目的。為實現提早開花,須選擇早花品種,通過重施肥加激素處理:在春季山茶花生長截至、花芽形成后,追施重肥,使花后嫩枝及早充分成熟;在7、8月時點涂0.05%~0.1%赤霉素至花蕾上,每3d1次;9月份視花蕾肥大狀態再點涂赤霉素,并噴水追肥,可提早至9~11月開花。為實現延遲開花,須選擇晚花品種,對其舉行低溫控制,并適當削減肥量,可延遲30d左右開花。
山茶花的修剪養護修剪整形修剪可分為疏剪和矮化。疏剪是在植株內部枝條過密時,從基部疏剪枯枝、病枝、密枝、交織枝、重疊枝、平行枝等,疏剪時剪口應與分枝基部相平,加速傷口愈合。矮化是為了限制枝條無休止的生長,促使剪口下的腋芽萌發,側枝生長,增添開花部位,使株形加倍豐滿。修剪時需注重保證各主枝間的均勢,使干、枝、葉都得到生長空間。定型修剪時
要注重選擇枝條向外的側芽,修剪后株形會更緊湊;對于長勢雜亂無章的山茶花品種,則要勤于修剪,不宜一次修剪過重。
摘心和剪梢摘心是將枝條的頂芽或嫩梢摘除,剪梢是將老化的枝梢剪去。主枝的生長點被摘除后,就可限制植株繼續長高,又能刺激腋芽萌發生出更多側枝,側枝摘心后,可形成更多的二級側枝,使開花部位成倍增添,有利于調整植株的整體生長趨勢,同時矮化樹體。通過幾年的修剪整形,可使山茶花的枝、莖、葉分布更合理,株形美觀,花開齊整,花朵大而艷,提升了山茶花的整體觀賞價值。
抹芽和疏蕾抹芽是將山茶花枝條上的腋芽摘除,保留有利于樹形長勢的個體萌芽,集中營養供其萌發側枝并分化成花芽,結蕾,開花。疏蕾是為了保證開花質量,削減整株的花蕾數目。一般一個枝條上只保留一個主蕾,將其他側蕾摘除,對于著生在內膛枝上和向心枝上的花芽、花蕾也將其摘除,以免渙散營養,這樣可使花蕾充分,花色艷麗。
病蟲害防治炭疽病重要危害長葉和老葉,病斑呈不規則圓形或水漬狀褐色輪斑,半徑5~15mm,病葉變黃、干枯、極易脫落。一般5~7月發病,發現后應實時剪除病枝、葉并銷毀,注重做好松土、除草、修剪工作,保持透風透光,降低環境濕度。發病植株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噴灑,每7d一次,延續噴施4~5次即可,噴藥前先摘除老葉、病葉可提高防治效果[4]。
褐斑病葉上初生針頭大小淺綠或紅褐小點,逐漸擴展成圓形或不規則大斑,葉片正面色深后頭色淺,濕潤的病部外面有灰玄色霉點,邊緣紅褐色,稍隆起。濕潤環境下可從霉點中擠出褐色粒孢子團,病斑組織可撕裂葉片或呈穿孔狀脫落。發現后應實時摘除病葉、病枝并集中銷毀。夏天炎熱需注重保持透風透光,發病期可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波爾多液(1:100),每7d一次,延續噴施3~4次;亦可用50%代森銨800~1000倍液,每3~4周噴灑一次,噴3次即可治愈。
介殼蟲個體枝條或葉片上的介殼蟲,可用舊牙刷或竹片刮除,危害過重時應剪除受害葉片銷毀,平時可噴灑40%氧化樂果1500倍液或8%阿維菌素2500倍液,每7d一次,噴3~4次即可治愈。
紅蜘蛛重要因氣溫高、濕度低引起,夏天為發病較盛期,應注重保持透風,噴水增添環境濕度,平時可噴灑40%氧化樂果或40%三氯殺螨醇1200~1500倍液防治。
推薦相關瀏覽: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26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