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欒樹又稱醫生樹、燈籠樹,為無患子科欒樹屬樹種,落葉喬木,高達15米。奇數羽狀復葉或二回羽狀復葉,互生。樹皮暗灰色有縱裂,小枝深褐色。花金黃色,大型圓錐花序。果實為蕨果,三角狀卵形,由膜狀果皮結合而成燈籠狀,秋季果皮呈紅色。花期6月~7月,果期9月~10月。
欒樹為溫帶、亞熱帶樹種,耐半陰、耐寒、耐干旱瘠薄,喜生于石灰質土壤,也能耐短期水澇及鹽堿,在山東省東營地區pH值為7.8、土壤含鹽量為0.2%~0.35%的土壤中生長良好。深根性,萌蘗力強;生長速度中等,幼樹生長較慢,以后漸快。有很強的抗煙塵能力。
欒樹樹體高峻,樹冠多為傘形,枝葉興隆秀麗,春季嫩葉紅色,夏天花朵滿樹金黃色,入秋后蒴果果皮紅色,似盞盞燈籠,壯麗好看,在微風吹動下似銅鈴嘩嘩作響,故又名“搖錢樹”。欒樹的種子可制成佛珠,故在寺院中欒樹尤為常見。花為優良的蜜源,并可提取黃色染料。
欒樹適應性強、季相顯著,適宜作庭蔭樹、行道樹及園景樹,也可用作防護林、水土保持及荒山綠化樹種。欒樹的枝葉有殺菌成果,整個樹體對粉塵污染、二氧化硫、臭氧均有較強的抗性,是工業污染區配植的好樹種,被臺灣林學家推許為應大力推廣的亞洲寶樹。
欒樹屬有5種,我國產4種,較為常見的是北方欒樹和黃山欒樹。北方欒樹在華北分布居多,黃山欒樹在浙江省和江蘇省較多。黃山欒樹的耐寒性不及北方欒樹,但頂芽梢較北方欒樹發達,故假二叉分枝習性沒有欒樹顯著,因此較易培育良好的樹形。在東營地區,黃山欒樹在城市綠化中有較普遍的應用。由于欒樹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較高的觀賞價值,深受人們歡迎。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24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