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黃金槐可孤植、從植、行植,是優良的庭院、行道、風景樹。作為園景樹舉行孤植,充分展示個體美。可以幾株或幾十株舉行叢植,形成群落景觀,或與喬、灌、草結合舉行設置。
黃金槐繁殖方式:
現在,黃金槐繁殖方式以國槐為砧木嫁接為主,分高接換頭和根際芽接兩種方式。
1、高接換頭
高接換頭法高接換頭用的是枝接法中的插皮接。此種方式操作簡捷,成活率高。在嫁接前,選擇生長充分,無病蟲害,直徑1厘米左右的一年生枝條做接穗,短截成10厘米左右蠟封,以防止水分損失,然后沙藏于陰涼背風處備用。4月中、下旬,待國槐發芽后,選擇胸徑3厘米以上、樹干較直的國槐大苗,在適當位置截干后嫁接。先將接穗下端芽后頭削生長3至5厘米的削面,削面要平直并跨越髓心,再將長削面后頭末尾削成0.5至0.8?p的小斜面。在國槐截干處,選平滑順直的地方,將國槐皮層垂直切一小口,長度為接穗長削面的1/2至2/3,把接穗沿切口木質部與韌皮部中心插入,長削面朝木質部,并使接穗后頭瞄準切口正中,削面“留白”0.3至0.4厘米,根據國槐粗度可接2至3個接穗,并均勻分布,接穗接好后,用寬5厘米左右的塑料布,將傷口綁嚴即可。
嫁接后一個月,成活的接穗即可發芽。同時砧木上的隱芽也會萌發,形成萌蘗,要實時將其去除,以免影響接穗生長。因接穗生長興旺,要實時解綁,并將新梢捆綁在木棍上,以防其被風刮壞。
另外,高接換頭也可用芽接法,在國槐大苗的重要側枝上嫁接,詳細操作可參考根際芽接法。
2、根際芽接
根際芽接法根際芽接采取的是帶木質部芽接。這種方式有操作簡單,成活率高,愈合快,結合牢靠,利于嫁接苗生長的優點,因此,在生長上應用較為普遍。嫁接時期在春夏秋三季均可舉行,不受離皮與否的限制。詳細方式是:
(1)剪取黃金槐一年生枝條做接穗,除去復葉后備用,由于天氣較熱等緣故原因,較好采取隨嫁接隨取接穗的方式,以免接穗采下時間過長,水分損失多而降低成活率。
(2)從接穗枝條芽的上方1至1.5厘米處下刀,稍帶木質部直向下平削,至芽基以下1.5至2厘米,橫向斜切一刀取下芽片。然后選擇地徑粗0.5厘米以上的砧木,在砧木距地面5厘米左右迎風面平滑處,從上向下削一與接芽片長寬均相當的切面,下端橫向斜切一刀去掉削片,隨即將芽片插入砧木接口。削面臨準形成層緊貼于砧木削面上。用厚0.03厘米、寬1.2厘米左右的塑料薄膜條捆綁,傷口所有纏嚴縛緊。如果夏接,經15天以后,應用刀將芽周圍的塑料薄膜劃破,使芽露出出來,以使新梢抽生出來,同時檢查成活率,沒接活的再補接。經1個月以后解綁,待新梢長出來以后,要實時剪砧并去除砧木萌蘗,促進黃葉槐的生長。如是秋接,解綁后,第二年春季發芽前剪砧。
嫁接好的苗木,夏天發芽后,要實時除萌,促進新梢生長。待苗高60厘米時,為培育順直主干,要用竹竿或木棍捆綁新梢,直至到達預期高度。根際芽接苗昔時高可達3厘米,胸徑2厘米,2至3年即可出圃用于綠化工程。
金枝槐一般采取國槐作砧木嫁接繁殖的方式:第一年春季播種國槐作砧木,國槐每667平方米留苗5000~6000株。當國槐樹苗長到高0.5米大小時,舉行嫁接黃金槐,詳細標準以黃金槐接穗的枝粗而定。春夏秋三季均可嫁接,以春末及初嫁接成活宰較高,采取“T”型芽接成活率達98%以上。
用一般國槐做砧木,春季發芽前用嵌芽接或劈接,發芽后用了字形芽接法或袋接或插皮接。初夏小滿前后各10天(濟南地區)用了字形芽接法。如嫁接技術熟練,以上幾種方式成活率都可到達90%左右。自根黃金槐的根段可用插根繁殖。
嫁接方式
金枝槐遮陰效果好,觀賞價值高,是很受迎接的綠化樹種,生產上常以國槐為砧木嫁接。筆者在生產中試探到一些經驗,在此與大家交流。
一、砧木選擇及嫁接方式
砧木既可選根頸部直徑0.5至1厘米的一年生苗,也可用胸徑3至5厘米的多年生大苗。但針對不同砧木,應采取不同的嫁接方式。
金枝槐生長速度比國槐快,在嫁接部位易形成“頭大腳小”的現象。以多年生大苗作砧木,采取高位枝接法,成形快、出圃時間短。但多個接穗拼集在統一截面,枝條開張角度小,易造成掐脖現象,而且結合部位不牢靠,易受風害。此外,這種苗的整形、更新復壯都受限制,主干與上部枝條顏色也不統一。用一年生小苗作砧木,在根頸部以上10厘米處芽接,雖然成形慢,出圃時間長,也有“頭大腳小” 等缺點,但在主干表皮沒有完全木栓化之前,整株色彩平等,觀賞性好。而且抗風能力強,整形、更新復壯的機動性大。如果在移栽時將砧木根頸部及嫁接部位一同埋入地下,這樣既美觀,又不影響苗木生長,還能起到固苗的作用。以是,從長遠來看,以一年生砧木底位芽接法更具優勢。
二、嫁接時間
嫁接金枝槐的時間,重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苗木規格的要求和生產批次的放置;
2.當地砧木、接穗芽眼生長的物候期;
3.避開災難性天氣;
4.嫁接方式的不同。
以黃河中下游地區為例,每年3、4月,接穗芽眼豐滿,將要萌發而未萌發之際,即可用一年生砧木舉行底部芽接。接穗隨采隨用,用帶木質部的芽眼舉行嵌芽接。沒用完的接穗要實時用濕沙貯藏于陰涼透風處,以備使用。5月下旬至6、7月,樹液活動興旺,容易剝皮,宜用“T”字形法芽接,即“熱粘皮”法。8月份芽接成活后,因生長期較短,可“悶芽”越冬到翌年。第二年芽萌發前剪去上部的砧木,舉行正常管護。枝接可在3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舉行,下午是要事先采收、貯藏好接穗。但貯藏時間過長,接穗活力變弱,以是枝接宜早不宜遲。豈論采取哪種方式,都要求接穗枝條結實、無病蟲害,嫁接操作要避開雨天,防止雨水滲入影響成活。
黃金槐產地分布:本種為種植種,原產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現在已成為華北、西北的優良綠化樹種。
黃金槐形態特征:落葉喬木,樹冠圓球形或倒卵形,高可達25米。枝條金黃色。奇羽狀復葉,小葉對生,全緣。花序為頂生圓錐花序,花黃白色,花期6~9月
黃金槐生長習性:金枝國槐喜光、抗旱、耐寒,可在零下25 ℃的嚴寒越冬,耐澇,抗腐爛病,適應性強,種植成活率高。宜在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栽植,在酸性及輕度鹽堿地均能正常生長。耐煙毒能力強,對二氧化硫、氯氣、氯化氫氣均有較強的抗性。生長速度中等,根系發達,為深根性樹種,萌芽力強,壽命長。
黃金槐的重要價值:黃金槐可孤植、從植、行植,是優良的庭院、行道、風景樹。作為園景樹舉行孤植,充分展示個體美。可以幾株或幾十株舉行叢植,形成群落景觀,或與喬、灌、草結合舉行設置,或與修建配植或掩飾于假山石旁亦或植于水景周圍。還可作為防護林帶栽植。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22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