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柏樹為常綠喬木,在中國分布極為普遍,北起內蒙古、吉林,南至廣東及廣西北部;人工種植范圍險些遍布天下,是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柏樹的種類有許多種,下面就介紹一些較為常見的柏樹種類及其簡單介紹。
側柏
側柏別名有香柏、香樹、香柯樹、黃柏、扁柏、扁松、扁檜,重要是根據地區不同叫法也不同。據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的資料,側柏為有毒植物,人、畜中毒重要癥狀為:腹痛、腹瀉、惡心、吐逆、頭暈、口吐白沫,少少數人還會發生肺水腫、強直性或陣攣性驚厥、循環及呼吸衰竭等癥狀。側柏為中國特產樹種,生態習性喜光,幼時稍耐蔭,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酸性、中性、石灰性和輕鹽堿土壤中均可生長。耐干旱瘠薄,萌芽能力強,耐寒力中等,抗風能力較弱。
龍柏
龍柏主枝延伸性強,但在江南不向外開展而向上繞主干盤旋,側枝排列慎密,全樹婉如雙龍抱柱,因此下枝要妥善保留,不能隨意剪除或損壞,否則將形成吊腳苗,大損觀瞻,以是一般不加修剪,任其自然生長。龍柏樹形除自然生長成圓錐形外,也有的將其攀揉盤扎成龍、馬、獅、象等動物形象,也有的修剪成圓球形、鼓形、半球形,單值或列桿、群植于庭園,更有的栽址成綠籬,經整形修剪成平直的圓脊形,可顯示其低矮、豐滿、仔細、精細。龍柏側枝扭曲螺旋狀抱干而生,另具匠心,觀賞價值很高,我國各地廣為種植。
柏木
柏木一般分布在海拔1300米以下的石灰巖山地。形態特征:常綠喬木,高可達30m,胸徑2m。樹冠圓錐形。樹皮幼時紅褐色,暮年樹褐灰色,縱裂成窄長條片。小枝扁平,細長且下垂。鱗葉交互對生,排成平面,兩面相似。鱗葉先端銳尖,偶有刺形葉,中部葉背有腺點。牝牡同株。球果卵圓形,徑8~12mm。種鱗4對,發育種鱗有種子5-6。種子近圓形,兩側具窄翅,淡褐色,有光澤。花期3-5月:球果翌年5-6月。木料特征:心材暗紅褐至紫紅褐。木料光澤強,柏木香氣濃,生長輪顯著,黃色條紋顯著。柏木一般用于修建、裝飾及其它用具。中國種植柏木歷史悠久,常見于廟宇陵園。
地柏
地柏中文別名有爬地柏、矮檜、匍地柏、偃柏、鋪地松、鋪地龍、地柏,匍匐小灌木,高可達75cm,冠幅逾2m。枝干貼近地面舒展,小枝密生。葉均為刺形葉,先端尖銳,3葉交互輪生,外面有2條白色氣孔線,下面基部有2白色黑點,葉基下延生長,葉長6-8mm;球果球形,內含種子2-3粒。匍匐枝懸垂倒掛,古雅別致,是制作懸崖式盆景的良好質料。
原產于日本,生長習性喜光,稍耐陰,適生于濱海濕潤天氣,對土質要求不嚴,耐寒力、萌生力均較強。在園林中可配植于巖石園或草坪角隅,又為緩土坡的良好地被植物,各地亦經常盆栽觀賞。
崖柏
崖柏原產于中國重慶城口,生長于海拔1400米左右土層淺陋、巖石,現已是瀕危樹種。
形態特征:高5-6(10)米,樹皮灰褐或褐色,長條薄片狀開裂。枝麋集、開展,小枝扁平、多排列成平面。葉除幼苗期針形、刺形外,全為鱗形,長1.5-3.0毫米,交互對生。牝牡同株,花單性,單生小枝頂端。球果橢圓形至卵圓形,長6.0-6.5毫米,昔時成熟。種子扁平,兩側具薄翅。本種與朝鮮崖柏的區別在于鱗葉枝的下面無白粉,中心的鱗葉無腺點。生長習性陽性樹,稍耐陰,耐瘠薄干燥土壤,忌積水,喜空氣濕潤和鈣質土壤,不耐酸性土和鹽土;要求氣溫適中,跨越32度生長停滯,在-10度低溫下持續10天即受凍害。宜孤植或叢植,或用作綠籬。
刺柏
刺柏屬于常綠小喬木,性喜冷涼天氣,耐寒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酸性土以至海邊在干燥的巖縫間和沙礫地均可生長。喜光,耐寒,耐旱,主側根均甚發達,在干旱沙地、向陽山坡以及巖石裂縫處均可生長,作為石園掩飾樹種較佳。常用做園林用途,木料可用做家具質料,根可入藥。為中國特有樹種,原產于黑龍江、吉林、遼寧海拔500米以下之山地及內蒙古烏拉山之海拔1400米地帶,以及河北小五臺山、西岳、山西北部以及西北地區海拔1400~2200米之高山。
生態習性喜光,耐寒,耐旱,主側根均甚發達,在干旱沙地、向陽山坡以及巖石裂縫處均可生長,作為石園掩飾樹種較佳。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樹形優美,葉片蒼翠,冬夏常青,果紅褐或藍玄色,可孤植、列植形成特殊景觀。在北方園林中可搭配應用。是良好的海岸庭園樹種之一。柏樹的種類有這么多,你知道多少?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20900.html。